2019年9月5日下午,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杨德广教授在我校第四教学楼306会议室为高等教育研究所师生讲授“开学第一课”。
杨德广教授首先向2019级研究生新生们表示欢迎,祝贺同学们考入华东理工大学。他指出,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种社会活动,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。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,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,教育就是系统地将年轻一代社会化,就是要立德树人。教育的作用就是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,使同学们对教育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。
接下来,杨德广教授生动地结合个人经历和学术生涯,指出教育不仅可以改变国家的命运,也可以改变人的命运。他动情地说,“回想起来,苦难的童年、艰辛的青年是一笔宝贵财富。让我知道什么是艰辛,什么是幸福,思考如何去感恩。”正是这苦难的童年、艰辛青年时代练就了他吃苦耐劳、艰苦奋斗的精神,也让他埋下了感恩之心、“读书梦”和“图强梦”,中年时期则让他形成了吃苦耐劳、勤俭节约、有责任感以及自强和善的品质,为实现“教育家梦”奠定了基础。同时,他从家庭、学校、书籍、榜样等几个方面着手,向大家深刻阐述教育对于人的巨大影响。让同学们在他的身上看到了教育改变人的力量,也使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到教育对促进个人发展、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对人和社会的影响。
最后,杨德广教授鼓励大家一辈子从事教育,一辈子接受教育,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知教育,重视教育的力量,做永远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。并与同学们分享了他的成功因素和秘诀,指出成功的三大法宝是精神和信仰、勤奋和吃苦和抗干扰能力,三大优势是身体、时间和心理。经常想一想苦难的童年、革命先辈和贫困群体,要把名利看淡一点,把金钱看轻一点,把人生看透一点,把事业看重一点,重视能力、精力、魄力和效力的培养。从校长岗位退下来后,杨德广便认真思考“怎样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,也让后半辈子过得更有意义”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,作为一名老党员,杨德广教授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,建立了“杨德广帮困助学基金”和“阳光慈善专项基金”,用毕生积蓄帮助贫困学生,使更多的孩子拥有了受教育的机会。“无为何入世,入世有所为”,这是杨德广的人生观与座右铭。如今,这位“活明白”的老校长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“有为”的意义。
聆听完报告,同学们感受颇深。2019级硕士生刘甘雨表示:“在开学第一课中感受到杨德广校长对同学们的殷切期盼,作为一名研究生新生,我们要时刻立足于以自己的科学研究,服务国家,服务人民,为教育事业付出自己的青春和汗水。”